2025年9月30日下午,柳邕高級中學校園內(nèi)暖意融融,一場以“提燈引夢,奔赴前行”為主題的2025級學生家長會如期啟幕。這不僅是家校信息互通的橋梁,更是一場攜手守護青春、共筑成長的溫暖之約,為2025級學子的高中旅程,筑牢了“家校同心”的第一塊基石。
●志愿暖場:校園里的“靈動風景線”
踏入校園,奔波在校園中的志愿者學生身影格外亮眼,他們戴著袖章穿梭在操場與教學樓之間:有的微笑迎接家長,指引簽到方向;有的耐心解答“教室位置”“停車區(qū)域”等;有的主動協(xié)助老師整理家長會資料,接待家長簽到,引導(dǎo)家長就座。忙碌的腳步里滿是青春熱情,細致的服務(wù)中透著少年擔當。
●歡迎語里的“教育溫度”
“Hello! Welcome to XXX”——黑板上,中英文交織的歡迎語格外醒目。這不是簡單的禮貌問候,更像一扇敞開的“心門”,無聲傳遞著校園的包容:“這里是孩子朝夕相處的‘第二個家’,課堂上的專注眼神、課后的歡聲笑語、成長中的每一次進步,我們都想與您一同見證、一同分享?!?/span>
而“歡迎您”三個字,更成了校園里的“暖心符號”:印在簽到臺的提示牌上,貼在教室的門楣邊,藏在志愿者的微笑里。這三個字,既是對家長“為愛奔赴”的鄭重邀請,更是學校對“家校共育”的沉甸甸承諾——讓抽象的教育理念,化作觸手可及的溫暖互動。
●細節(jié)里的“共育心意”
明亮的走廊上,綠植在微風中輕輕搖曳,葉片間漏下的陽光,與“立德樹人”的育人標語相映成趣;各班簽到臺前,一張張手繪或打印的溫馨提示牌,藏滿了校園的“小心思”:
“歡迎您的到來”:是家校對話的第一句“開場白”,悄悄拉近距離;
“請有序簽到”:是彼此心照不宣的默契約定,彰顯著秩序之美;
“手機靜音哦”“保持安靜”:是對教育氛圍的溫柔守護,讓交流更專注、更走心。
這些細微之處沒有刻意的“設(shè)計感”,卻滿是學校對“共育”的重視——讓家長踏入校園的瞬間,就能感受到被尊重、被用心對待的溫暖,讀懂“每一份細節(jié),都為孩子”的心意。
●教室里的“成長對話”
推開任意一間教室門,家校共育的生動畫卷正緩緩鋪陳:課桌上,堆疊的課本與筆記本是孩子們“逐夢的階梯”;講臺旁,老師精心準備的牛皮紙袋里,裝著家校的溫情;黑板中央,“同心同向同行”六個大字遒勁有力,與國旗交相輝映,清晰勾勒出“共護成長”的藍圖。
●青春視角:一場真誠的“心聲告白”
三尺講臺前,學生代表挺直脊背,聲音清脆卻堅定。在“和孩子一起成長”的主題分享中,她沒有空泛的“口號”,只用具體的細節(jié)講述高中生活:“數(shù)學課上和同學爭論解題思路的熱鬧,晚自習后和老師請教問題的安心,還有第一次月考失利后,爸媽沒批評,只說‘我們一起找原因’的溫暖……”
她的講述帶著少年人特有的純粹,將“孩子眼中的高中”“我們需要的陪伴”娓娓道來。這份不加修飾的“青春告白”,成了家校之間的“情感紐帶”——讓家長突然明白,孩子的成長里藏著自己沒注意到的細膩心思,也讓老師更清晰地捕捉到“家長的期盼”與“孩子的需求”之間的共鳴。
●教育視角:一次專業(yè)的“理念共鳴”
學生代表的分享結(jié)束后,教師代表走上講臺,話語沒有華麗辭藻,卻真摯而有力量。老師們圍繞“和孩子一起成長”的核心,從三個維度展開,讓家長聽得懂、用得上:
學情解讀:用具體數(shù)據(jù)客觀分析2025級學生“適應(yīng)期”特點,比如“學科難度提升帶來的壓力”“自主學習能力培養(yǎng)的關(guān)鍵期”,幫家長讀懂孩子的“成長煩惱”;
教學規(guī)劃:介紹后續(xù)“分層輔導(dǎo)”“小組合作學習”“每月學情反饋”等安排,讓家長清晰了解學校的“育人節(jié)奏”;
共育建議:提出“陪伴式教育”理念,給出可操作的方法:“每天花10分鐘聽孩子說學校的事,比反復(fù)叮囑‘好好學習’更有效;看到孩子進步時及時肯定,比只指出不足更能激發(fā)動力。”
她的發(fā)言既有教育者的專業(yè)擔當,又有“換位思考”的人文關(guān)懷,讓家長對“家校共育”不再是模糊的“概念認知”,而是有了具體的“行動方向”。
●家長聲音:一場雙向的“經(jīng)驗交流”
教師分享后,家長會進入“家長交流環(huán)節(jié)”,氣氛瞬間活躍起來。幾位家長主動舉手,分享自己的“育兒心得”:
“試著把‘你應(yīng)該’換成‘我們一起’,孩子突然愿意和我聊學習了”;
“和孩子一起制定每周學習計劃,比催著寫作業(yè)省心多了”;
“最近發(fā)現(xiàn)孩子壓力大,我會陪他散散步、聊聊天,比說‘別緊張’管用”。
沒有生硬的說教,只有真誠的分享。這一刻,“家校共育”不再是“學校引導(dǎo)、家長配合”的模式,而是“彼此學習、共同進步”的成長共同體。
●溫情收尾:一首歌里的“共育心聲”
家長會接近尾聲時,教室里響起舒緩的旋律——同學們輕聲合唱《爸爸媽媽》:“爸爸媽媽給我的不少不多,足夠我在這年代奔波,足夠我生活……”
熟悉的歌詞、稚嫩卻認真的歌聲,像一股暖流漫過教室。有的家長拿出手機記錄著這份感動;有的輕輕跟著哼唱,眼角泛起微光,無聲傳遞著心意。
這首歌不是刻意的“煽情”,而是孩子們對“家長付出”的真誠回饋,是學校對“家校同心”的溫情呼應(yīng)——讓這場相聚,在最柔軟的感動中收尾,也讓“共育”的種子,在每個人心里悄悄扎根。
●雙向奔赴,共赴“星辰大海”
這場以“提燈引夢”為名的家長會,不是一次“任務(wù)式”的信息傳遞,而是一場充滿溫度的“雙向奔赴”:學校敞開校門,把“教育的細節(jié)”“育人的真心”擺在家長面前;家長放下忙碌,帶著“陪伴的期待”“溝通的誠意”走進校園。
未來,柳邕高級中學將繼續(xù)以“家校共育”為紐帶,不只是“開家長會”,更會通過“家長開放日”“線上溝通群”“家庭教育指導(dǎo)課”等形式,讓“家?;印背B(tài)化、精細化。相信在學校與家庭的攜手同行中,2025級的學子們定能以夢為馬、向陽生長,一步步奔赴屬于他們的星辰大海!
學校電話:0772-3251144
招生電話:4008188985
學校郵箱:472203727@qq.com
學校地址:廣西壯族自治區(qū)柳州市柳邕路353號
公眾號
抖音
copyright ? 2025 柳邕高級中學 版權(quán)所有
ICP備案號:桂ICP備18004131號-1